很多书读过就忘了,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深度阅读?
“给孩子规定一周读完一本书,读的时候倒是挺开心的,可孩子还是没有任何的收获。”
“刚刚看过的故事书,让孩子复述一遍,却支支吾吾讲不清楚。”
“读了那么多书,写起作文来却是干巴巴的。看的好文章也一个都没记住。”
其实,这些都是很多家长面临着的问题,孩子明明在阅读,却一无所获,好像放下书本之后,那些文字也随即被关上,并没有记在心里。
这是因为阅读不仅要读,还需要做到“深度阅读”。
有一个读书的问题常有人问:“为什么读过的书大都记不住?”
大致有两个原因:一是读的内容,二是读的方式。
如果读的是书店里泛滥的畅销书,好比是选秀节目里音色普通的歌手,缺乏“辨识度”,容易被人遗忘。
如果以速读的方式匆匆读完,好比是忙碌的工作日里叫了个外卖午餐扒了几口,至于吃的是什么味道,很难留下印象。
碎片化阅读时代,快餐式的文字越来越多。我们每天接触到的文字不少,但能记住的,越来越少。
是时候,教会孩子回归深度阅读了。
怎样才算是深度阅读?
深度阅读就是从内容更深层次去理解,找到背后的逻辑、关系。我们可以从从孩子的阅读方式进行划分:
1、表面阅读
这是说看了一段话,能按着原文内容说出来,但却没有自己的想法,也没有任何建议。
2、理解式阅读
阅读的时候会带着自己的看法,能够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,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,总结归纳内容。
3、创新式阅读
通过自己的阅读,能举出不一样的看法,对原有的内容进行创新式的思考。
在这三种层次的阅读中,理解式阅读和创新式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状态,都是属于深度阅读,一般情况下,仅凭孩子自己是很难达到这两种阅读状态的。
泛读100本不如精读一本
深度阅读的关键,不在于读的速度有多慢,而在于思考的深度能到多深。
语文课的阅读理解题,常被人吐槽。比如:“窗户的蓝色,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?”——连原作者都懵了:“我当时真没什么特别的心情,只是随机选了个颜色。”
著有《洛丽塔》的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也说过:
“我最讨厌象征与寓意。”
不过,如果因为受过语文考试的伤害,就拒绝思考文学作品的内涵,那就是矫枉过正,得不偿失了。
就像许多家长说的那样,孩子的阅读量明明很大,却并没有显著的提高。
很多时候孩子读书只是沉醉于故事情节中,并不能从文章中汲取知识和营养。
因此,泛读100本书倒不如精读一本。
泛阅读现象为何如此普遍?
随着部编教材在小学、初中逐步投入使用,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模式、学习方法、评价体系,都在发生变化。近几年的高考也出现了整本书阅读的考察,跟新课标对接。
面对越来越高的阅读要求,不少家长感到焦虑,甚至误入歧途——曾经登上话题热搜榜的“量子波动速读班”,号称不用真正阅读不用记忆,孩子在几分钟内翻完一本书就等于掌握了一本书的内容。
虽然后经证实,所谓的“量子波动速读班”纯属骗局,但通过这一事件,也反映出家长们面对高考阅读的高要求,集体焦虑的现状和病急乱投医的盲目。
孩子读书多、读书快,阅读能力就强了吗?
不会阅读的孩子,未来就没法完成阅读量、信息量激增的高考卷了?
泛阅读现象为何如此普遍?
针对这些问题,总结来看应该是有三方面原因:
第一,孩子年龄小,喜欢关注书里的故事情节,喜欢生动有趣、画面感强的书籍,把看书当成一个休闲消遣式的活动,不太愿意去深入地思考。
第二,现在有很多书籍为了迎合孩子的这个特点,只在故事情节上下功夫,而没有深度可言——本来书是应该引导孩子的,现在反而是孩子带着书跑了。
第三,孩子在阅读上缺少一个辅助角色。深度阅读这样的能力,大多孩子是很难在自行阅读、自由阅读当中修炼完成的,身边需要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作为辅助——这个辅助角色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家长,但要提供这样全方位、个性化的帮助,肯定是家长为首位。
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深度阅读?
家长平时都是碎片化阅读,怎么去辅导孩子?
想要孩子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,需要家长及专业老师进行引导。
当孩子真正地进入到了深度阅读时的状态后,阅读的书才会是有收获的。
那么,家长该怎么做呢?
首先,帮孩子做好“营养”的均衡——筛选适合的内容。
让孩子自己选择书去读,他们只会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籍,如漫画、动物小说等,一种类型、一个作家的作品十本、二十本地看,这样很容易造成知识上的营养不均衡、偏科。
其次,家长还要学会给孩子布置作业——这个作业可以是口头的问答,简单地就读过的书进行一些讨论;也可以是书面的,比如画一画书中情节的思维导图,通过这些方式可以看到孩子是否进行了深度阅读,在哪些方面略有不足,并进行有效地指导,对下一本书的阅读提供方向。
百晓计划·自主学习训练营
百晓计划·自主学习训练营,告别传统填鸭式授课,以游戏互动等趣味教学方式帮助学习动力不足、学习目标不明确及学习方法不好的孩子在学习中进行综合赋能,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,全面提升自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