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

为什么我总是学完就忘?大脑是如何记忆的?

在学习生活中,你也许有过这种感觉,明明刚刚看过的文章,读过的公式,转眼就变得记忆模糊。明明之前学过的知识,到了要用的时候却又想不起来。

对比《奇葩说》节目里那些厉害的辩手,他们在台上辩论时慷慨激昂,旁征博引,各类典故信手拈来,不仅让人羡慕,也让人自惭形秽。

 

如果把这种差异归咎于他们比我们更博学,看的书更多,似乎也不对。因为这不能解释我们在学校时,同样的老师教学,同样的学习环境,为什么有的同学学完一两遍就能轻松记住知识点,而有的无论怎么埋头苦学,成绩总是一般,付出与收获很难成正比。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呢?

要了解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,得先了解一下我们大脑的记忆原理。

 

01

大脑的记忆原理是怎样的?

     

大脑中有“神经元”,神经元中有非常多(几百亿到几千亿)的神经细胞。我们的大脑在思考和记忆的时候,神经元就会互相传递信息。传递信息的神经元,与旁边的神经元相连接的部分,叫作“神经突触”。无论是短期记忆还是长期记忆,都是在神经突触连接神经元的过程中产生的。但是短期记忆神经突触的活动只是暂时增强,所以为了形成长期记忆,就要永久性增强神经突触的活动。

——《东大教授教我的学习法》永野裕之

 

我们的大脑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,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,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,在论文《神奇的数字7加减2》中提出,人的短期记忆的容量是5-9个数字。比如注册或登陆各类APP时会发送验证短信,一般是5到6位数字,你在看完后能够在数秒内记住,等填写完验证码,完成验证后,用不了多久你就忘记,这就是短期记忆在起作用。

与之相对的是我们的长期记忆,长期记忆的容量是非常大的,有的经过数十年,依旧能够保持清晰的记忆。比如儿时的唐诗和儿歌,篇幅很多,我们依旧还能读或者唱出来,对不对?

很多人在看书时仅仅是单纯的阅读,这种情况下大脑使用的不过是“短期记忆”而已。显然,如果想要在看完书后记得里面的内容,就需要将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,让有用的信息都进入到长期记忆中。

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的知识,在不用的时候想得起来,要用的时候却掉链子,想不起来呢?

很简单,想象一下,如果你抽屉里乱七八糟地放了很多书本文具,你想从里面找出一支短铅笔,是不是一下也难找出来呢?这和你一时想不起来的原理一样,因为你脑里的信息太多,太乱杂,大脑无法马上检索到它。

所以如果我们想要长时间地记住学过的知识,并且在需要的时候马上想得起来,那不仅要让它进入到长期记忆中,还需要方便大脑进行检索。

 

02

如何让短期记忆进入长期记忆?

     

虽然大脑不像肌肉那样,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,但负责学习的神经回路确实是可以强化的——具体的方法就是检索记忆,并练习所学的东西。定期练习可以防止遗忘,强化检索路径,而且对于保存你想要掌握的知识来说,至关重要。

——《认知天性》彼得·布朗 亨利·罗迪格三世 马克·麦克丹尼尔

在以往关于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观点中,很多都是倾向于反复阅读,集中练习,试图通过机械地,快速大量地重复一些知识点,让其烙刻在自己的记忆中。

这种方法是有一些效果,比如考试前的突击复习,的确能拉高一些分数。但似乎也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,用不了多久,那些知识点还是会遗忘,似乎还是没有从短期记忆进入到长期记忆中去。

而且也无法解释那些花了大量时间复习功课的同学,在考试时还是比不上有些只花少量时间复习,依旧能取得高分的同学的情况。正因无法解释其中原因,很多人只能将其归咎于成绩好的同学智商更高,更有天赋,真的是这样吗?

还真不是!只不过他们的确有方法,在花更少时间学习的前提下,让知识更快地进入到长期记忆中去,那到底是如何做到的?

在《认知天性》一书中,作者提出如果只是进行机械式的重复,大脑能记住的东西是有限的,且效率很低。那怎样去刻意练习才能提升学习效率呢?书中分享了三个实用的训练方法:


1、多回想所学知识

《认知天性》中的第一个训练方法,就是多去回想所学的知识,主动回忆学过的知识,会让大脑进入活跃状态,帮我们更好地记忆。而且,回记的时候越费劲,越烧脑,记忆的效果越好。

高三时我读寄宿学校,同桌的学习非常优异,我很奇怪他平时也不怎么复习功课,晚上早早地就回宿舍睡觉,为什么一到考试从来都是全校前十。后来我留心观察,发现同桌在老师讲完课后,都会凭着记忆画出一张课堂内容的脑图来。

后来我按同桌的方法去学习,前期感觉有难度,经常被卡住,回头翻书找到答案,印象会特别深刻,坚持了一段时间后,记忆力也明显增强了。

现在看来,课后画脑图就是主动回想所学知识的一种,当然也可以在学完之后用几道简单的小问题来考考自己,或者写读书心得等等,这些都可以强化记忆,巩固所学,阻止遗忘,效果要比复习笔记或重读文章好得多。
 

2、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

越是能把新知识和已有知识关联起来,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。新旧知识间的关联越多,就越有助于记忆。

12个月份有大有小,有些难记,但小时候我们基本就被教过我用拳头识别月份大小,握紧左手成拳头状,手背方向对着,凸起的是大月,凹下去的是小月,至今从未忘却。

还有高中时的背元素周期表,也还记得老师编的地壳中排位前十元素顺口溜:养闺女贴锅盖,哪家没青菜?(氧硅铝铁钙,钠钾镁氢钛)

这些在平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不起眼的方法,实际就是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了,很容易让新知识进入到长期记忆中,而且记忆效果会更持久。

 

3、间隔地复习回顾

在学习时,如果能把研究一个问题的时间分散开,并阶段性地回顾这个问题,你会发现知识记得更牢。

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表明,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,在学习完之后立即开始遗忘,而且遗忘的进度并不是均速的,最初会很快,后面会逐渐缓慢。如果我们不主动记忆的话,最后会忘光。

所以根据“艾宾浩斯遗忘"原理,有针对性进地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记忆,定期复习回顾,就能将学过的内容长期留在记忆里。

当然,遗忘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规律,实际应用时,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进行调整,不能一概而论。

总之,通过以上三种训练方法,即多回想所学知识,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,以及间隔地复习回顾,就能够让短期记忆进入长期记忆里。接下来的问题是,如何让脑子里那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更方便检索,在要用时能立马回想起来呢?

     

03

如何让脑子里的信息更方便检索?

     

记忆记录着一生的经历和思想。这样庞大的数据提取机制,就好像图书馆或电脑系统一样,必须要有一种组织结构,否则 ,进入这个系统的信息就很难再取出来。想象一下,美国国会图书馆如果没有索引系统会是什么状况吧。

——《其实你不知道你错得离谱》小理查兹·J.雅

人的大脑存储的信息非常多,要方便检索,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让脑子里的信息有分类、有关联、有结构。

还是以那个杂乱的抽屉为例,如果我们把抽屉里的书本文具分门别类地整理好,书籍一类,本子一类、文具一类,文具中的橡皮一类,铅笔一类,下次要找一支铅笔时,是不是一眼就能找到?

还有图书馆为了方便查找书本,也是分门别类地将书籍放置到相应的书架上,有历史类、小说类、哲学类、农业类等等。

也就是说,为了减少大脑的记忆负荷,方便检索,我们需要在那些零散的知识点中找到联系,并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。那如何才能构建起知识体系呢?而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,分别是知识解析和体系化。


1、知识解析

知识解析,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搞清楚这个新知识新概念的含义是什么,有什么价值,可以应用到什么场景下,这样我们才好在第二步的体系化中对其进行归类与关联其他知识点。

比如“黄金圈法则”这个思维模型,讲的是看问题的三个层面。最内层是为什么,主要讲原因、目标;中间层怎么做,讲的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路径;最外层是什么,主要讲这件事情是什么 。当我们思考问题时,就可以应用这个思维模型由内而外去探究事物本质,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。

这其实就是在解析“黄金圈法则”这个知识点,在体系化的分类时,就可以将其放到关于“思考力”的一组思维模型中进行关联与对比。


2、体系化

在将知识体系化方面有一个典范人物,那就是台湾作家李敖先生。

李敖先生被西方传媒追捧为“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”,一生嗜书如命,家中藏书万余册,他博闻强记,记忆力非常好。

他曾透露的读书方法是将书籍“分尸”掉,即用剪刀美工刀将书中需要的段落切下来,背面也需要的话,要么影印,要么一次买两本,切下来的内容再进行分类。

怎么分?他会在自己做的夹子上写上标签,把资料全部分类整理。分得很细,可以分出几千个类别来,比图书馆的分类细得多。一本书看完后,就全部进了他的夹子里。

比如图书馆分的哲学类,宗教类;宗教分了道教、佛教,天主教。而他会继续往下分,天主教还分神父,神父还分还俗类等。

李敖先生的方法,实际就是一个整理细分的过程。在细分的过程中理解新知识,并将其与已有知识进行关联, 是非常有助于记忆的,也就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了。

 

我们知道大脑是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,要破解“学完就忘,用时想不起来”的窘境,一方面需要让短期记忆进入长期记忆,训练方法有三种,分别是多回想所学知识、将新旧知识关联起来、间隔地复习回顾。另一方面是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,主要有知识解析与体系化两个步骤。知识体系的建立可以让碎片化知识点之间产生关联,形成大脑中的知识地图,方便大脑检索,减少记忆负荷。

最后要说的是,学习光纸上谈兵是不行的,看完一定要付诸实践!

孩子背书、记公式总是看完就忘,怎么办?

百晓计划·自主学习训练营为孩子深入分析记忆和遗忘的原理,运用提高记忆力的通用方法,讲解并实操记忆术,增加孩子对识记类知识的兴趣,提高孩子背书的信心。

孩子学会方法后能够长期使用,解决后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,帮助其建立终身学习的能力。

2023-10-12 17:34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