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二是个坡,家长如何帮助孩子爬上这道坡
升入初二的孩子可以感觉到知识的难度和初一不是一个级别,比如初二数学含中考60%的考点,中考几何最难的辅助线构造是在初二进行学习。
同时初二开始学物理,精力会相对分散一些,也加大了学习的难度,所以,初二通常被称为“爬上坡路”。
初二就是冲向山峰的“坡儿”。与起点处相比,它少了许多的鼓励、期待;与终点处相比,它少了许多的掌声、加油,还有那条红线。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,是一个与寂寞为伍的阶段,是一个耐力、意志、自控力比拼的阶段。
有句话大家可能都听说过:初一相差不大,初二两极分化,初三天上地下!大家公认,初二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!
在别人奋力攀登的时候,有些孩子产生懈怠放松的心理,很容易滑落坡底。
初二孩子成绩滑落的主要原因
1.初二一年的知识量要超过整个小学六年的两倍,不努力是学不好的。
这对之前靠聪明就能轻松得高分的孩子来说,是一个不小的考验。尤其是老师和家长对孩子小聪明错误的赞扬和鼓励,使孩子养成了做事马虎,不求甚解,怕吃苦等不良习气,扭转起来颇要费些功夫。
学习的实质并不在于知识量,而在于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。对知识的简单应用是“浅层次思维”,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是“深层次思维”。
初二的教学内容和以前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变化,就是思维方式由“形象思维”为主,变成了“抽象思维(逻辑思维)”为主。学生的“思维准备”在小学没能做好,到了中学仍然按小学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思考,当然会变得很吃力,于是就被分化下来了。
2.小学和初一孩子中,一部分贪玩成性,不思进取,学习习惯非常糟糕。
不好的习惯造成的后果在初二时候初露端倪,表现在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,听课时抓不住重点,试卷批改后不知如何利用,错题本拿出来条理错乱。
3.孩子刚进入初二,心理发展不成熟,对自己的认识不足,困难面前,找不出或不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,采取自我安慰,自我放弃。
由于学习的长期性,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,但部分孩子缺乏起码的意志和毅力,怕吃点苦,怕受点累,就产生应付的心态,造成学习不扎实,分化下来就是必然的了。
4.十三四岁孩子最重要的变化,是青春期的来临。
生理上,开始发生变化,特别是女生,比较关注自己生理的变化,造成学习不专心。有的孩子把月经、遗精、乳房、痛经等正常的生理发育现象视为疾病,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。
心理上,起伏也较大。有的孩子开始对异性特别关注,注重穿着打扮,与异性交往过密,出现分心。
5.青春期孩子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。
性格比较狭隘、偏激的孩子,或内向而不善于交流的孩子,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,处理不好人际关系。
人际关系问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。有的因人际上孤独而出现心理疾病,有的会交坏朋友,有的会从不良书刊、游戏和网络上寻找寄托。
6.家庭关系不和睦会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响。
在孩子上初中的阶段,应尽量保持家庭生活状态的稳定。如果在这期间出现调动工作等大的生活变故,对孩子的影响都非常大。
亲子关系的对立,也是常见的分化原因。
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值发育期,生理上的变化也让他们更需要个性发展,更希望让父母了解、尊重自己的真实想法,表现出来就是“初二孩子逆反心理较重,反叛的行为比其他年级更明显”。
如何爬上初二这个坡
1.要特别关心几何、物理和英语的学习。
这三门课能取得好成绩,其他科目一般是能顺利通过的。
因此,家长一定得设法让孩子喜欢这三门课,一方面帮助他们认识这三门课的重要性;另一方面,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,坚信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学好的。
如果发现他们落后和掉队的迹象,及时与老师沟通,寻找根源,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解决问题。
2.杜绝偏科现象的出现。
偏科相当的可怕,有个初二同学几乎每个数学压轴题都能做出来,但是做完之后就在那“默写”某个课文。一问才知道偏科,语文总在70分边缘徘徊,对于考学是非常不利的。
偏科的危害就不用多说了,可是家长可能不知道,到初三再想补“瘸腿”是多么的难——原因很简单,每科都在复习。所以初一、初二阶段,尤其是初二阶段千万不要出现偏科现象!
3.培养孩子刻苦、勤奋的品格。
现在网络发达,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关于因勤奋而获取回报的案例,也有各种流传甚广的鸡血用来给孩子鼓劲加油,比如前几年刷爆朋友圈的老师演讲《人生很贵,请别浪费》。
把这些传达给孩子,让他们逐渐领悟到,要想活得光鲜亮丽,必须在吃苦的年纪勤奋上进。
4.要养成细致、扎实、严谨、高效的学习习惯,包括学习方面、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上。
越是聪明的学生,越要注意学习的计划性、思维的逻辑性、书写的条理性,培养他们经常反思的习惯。
5.父母要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,对孩子进行生理知识、性心理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。
现在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老师,鼓励孩子如果有困惑和想不开的地方,及时寻求帮助,从而解除孩子心里的包袱,专心学习。
6.对孩子崇拜歌星影星,痴迷上网、游戏,交坏朋友、谈恋爱、看黄色书刊影视等要密切关注。
要尽可能地避免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频繁接触这些东西,少受不良影响。最好在孩子上初一时就与孩子讲清道理,说透危害,“约法三章”。出现这些问题的苗头时,及早发现,早做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