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情绪稳定的父母,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
孩子的养育,哪方面最重要?
有人说,应该是和谐的亲子关系。
当父母与孩子之间保持良性沟通,有更好的情感交流基础,亲子关系和谐,父母说的话孩子才会愿意听,家庭教育才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。
然而,和孩子沟通容易发火,控制不住的场景,却在生活中十分常见。
但我们还是要学习做情绪稳定的父母,与孩子进行良性的沟通。
因为,语言是人类最伟大的工具,而一旦在情绪爆发时使用,也会变成杀伤力最强的工具。不经意间,就会转化成「语言暴力」。
语言暴力的危害
情绪管理绘本《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》中,面对发火的企鹅妈妈,小企鹅吓得魂飞魄散,逃进神游的世界来躲避现实。
在现实生活中,语言带来的伤害甚至更为久远。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因素进行调查,结果显示,童年受到精神虐待是其中的重要因素。
他们对五名未成年犯罪者进行采访,发现孩子们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,父母对他们的责骂。
其中一些语言,在我们气急败坏时,可能也脱口而出过:
⚪ 你不丢人我还嫌丢人;
⚪ 看看别人家孩子怎么做的,再看看你怎么做的;
⚪ ......
这些语言,会变成一个强大的阴影,一直笼罩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。父母本该是孩子最依赖、最爱的人,但不经意的语言伤害,却普遍存在。
此外,父母的表达方式还会存在代际传递,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让孩子从受害者,慢慢变成施暴者。
或许我们的某些不良表达习惯,也是源自于我们父母。但正如《被讨厌的勇气》一书中所说,过去和未来都不能决定你,只有此时此刻才能够决定你。
我们正视自己的经历,了解特定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与大脑的反应,就可以在处理情绪时保持主动,知道如何支持自己和所爱的人。
沟通的四大要素
很多伤人的语言都是下意识说出口的,一味忍耐和克制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语言和沟通,体现了人们的认知方式,要改变的不是沟通技巧,反而是自己的内心。
很多时候,我们所讲的话,并不是内心真正想表达的,而我们却并不知道,因此才产生了很多误会和伤害。
马歇尔·卢森堡博士,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·罗杰斯,后来发展出了极具启发性的非暴力沟通原则和方法,能帮助我们在亲密关系中,更好地沟通。
他将非暴力沟通的想法总结在了书籍《非暴力沟通》中。不仅让我们去察觉「对方」,同时也适用于了解自己。他将良性的沟通总结为四大要素。
第一个要素,观察而非评论。尽可能表达你看到的、听到的事实,而非基于事实之上的评论或者批评。
人的大脑总是容易带着习惯性偏好看待事件,容易忽略客观事实。
一个案例,有天孩子做语文预习的时候,非常认真忘我,超出了老师要求的量,还在继续。
此时加班回家的爸爸,第一时间只想到已经九点半了孩子还没有准备洗漱,是不是又磨蹭什么呢,下意识就有些生气。幸亏朋友及时解释了情况,爸爸才瞬间释然,避免了无端的误会。
所以当父母跟孩子交流时,一定要先放慢节奏,多观察。同时在心里掂量,即将说出去的这句话,是事实的观察还是对孩子行为的主观评价或者批评。
第二个要素,表达感受,而非想法。我们在情绪的影响下,容易把自己的感受夸大,语言给对方带来窒息感。这样就会让对方产生反抗心理,失去有效的沟通。
客观描述一下自己的需求,对方也会有不同的回馈。一位女士发现,自己和先生有分歧的时候,先生的声音会无意识变大,而她也会下意识回应:「你怎么这种态度啊。」
结果就是矛盾升级,二人吵得不可开交。而当她下意识地说道,「你吓到我了」,或者「你让我感觉很害怕」时,她的先生就会注意到自己的声音,然后收敛态度。
很多父母会焦虑于孩子不愿意学习,沉迷于打游戏或者看电视,与其批评、吼叫孩子,不妨诚实坦率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。
第三个要素,说出需要。我们在说孩子的时候,如果常常使用「总是」、「永远」这样的词汇,试试将具体的情况表达出来,并描述自己的需求。比如「这么多天以来,我看你都在玩游戏,我真的很郁闷。因为我希望你能花多一点时间在学习上。」
最后一个「因为......」很重要,没有说出口的需要,很难被情绪传达出去。
第四个要素,提出具体的请求。这里需要搞清楚请求和命令的区别。人们听到命令,就会感到强迫,要么不甘心地服从,要么反抗。
如果父母提出某种请求,孩子不答应,父母就大发雷霆,那这就不能算是请求,而是命令。
在书中有个案例,一位母亲对卢森堡博士吐槽说,觉得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方式根本没有用。
因为当她回家看到房间很乱时,她没有责备孩子,只是跟孩子说,「当我看到你没有做你答应做的家务活,我十分失望。因为我希望回家后有个干净整洁的环境。」
接着,她向孩子提出了请求,希望他把房间收拾干净,可他什么也没做。卢森堡博士问,「接下来呢?」
这位母亲说,「我和他说,像他这样懒惰和不负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。」
所以不是表达方式没有用,而是这位母亲用错了方法。
重要的一步:倾听
有时候,家长们已经耐心做到上面的步骤了,孩子还是不为所动,是为什么呢?例如,经常有家长说,即使自己已经很和善地提出建议,孩子还是很抗拒。
在这些原则之上,还有很重要的一步,就是要去倾听,而不要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倾听能够更加与孩子共情,安慰和鼓励不到位,是因为倾听得不够,没有挖掘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。
所以,当家长与孩子对话时,就需要很注意挖掘孩子的需求,不要贸然下判断或者给建议与安慰。
心理讲师给我们举过一个例子。他说,「心理咨询的时候最忌讳和来访者说:我很理解你的感受。这样不仅无法与来访者成功建立信任关系,甚至会让来访者生气。」
和孩子的沟通也是如此。在没有明确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之前,贸然给出建议、批评、甚至是鼓励,孩子都不会接受。
就如作者在书中举例,女儿有一天说自己很丑,他安慰女儿很漂亮,女儿却生气地摔门而去。
作家凯文·凯利曾经说过:「倾听你所喜欢的人时,要不时地追问「还有吗?」直到他们没有更多东西可讲。」
有家长咨询过,孩子已经有很多鞋,但还是想要一双更贵的,该怎么和孩子说。这可能牵涉的并不是一双鞋的问题,经过一番深入的倾听和挖掘,才会发现,这背后或许包含着孩子的社交需求。要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,就要让孩子多说,多问「还有吗」?
非暴力沟通方法不仅仅是一门沟通的技巧,它最核心的理念是,更好地进行自我察觉,调节自己的情绪与状态,和孩子更好地相处,也更好地爱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