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

文科生太难了!就业和考研都很卷,到底怎么择校选专业?

2023年春招伊始,#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#、#北大文科博士求职多次被拒#、#文科生转码或成趋势#冲上热搜,文科就业难再次被摆上台面。
 

又是一年高考季,文科生志愿填报该如何选择专业,才能更好地突破当前困境?
 

“我甚至觉得社会不需要文科生”
 

01 文科就业难
 

《智联招聘》发布的《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》显示: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.4%,远远低于理科毕业生(29.5%)、工科毕业生(17.3%)。
 

麦可思研究发布的《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》中统计了2021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本科专业,前十位中没有一个文科专业,而收入不高的“红牌”专业汉语国际教育、绘画、应用心理学、音乐表演、法学等均为文科专业。
 

02 高校也在“清理”文科
 

文科专业被叫停、启动文科研究机构的清理工作......多所高校正在“清理”文科。

   

文科专业被叫停:在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撤销专业名单中,文科处境险峻。公共事业管理、服装与服饰设计、教育技术学、行政管理、广告学、广播电视学等文科专业被撤销的高校数量均超过了10个。
 

文科研究机构正清理:2022年至今,湖北大学、浙江大学、贵州大学等均启动了校级文科研究机构的清理工作,长沙理工大学则已注销17个社科机构,具体如下:

 

03 从深造看:文科很卷
 

倘若避开就业这条赛道,选择深造考研,文科生发现,困境还是牢牢禁锢着自己。
 

近些年越卷越高的文科考研分数线就是印证。在前几天刚刚发布的国家线中,文学以363的高分再次领先所有学科,连续十年领跑第一。
 

04 从个人看:不够实用
 

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而言,读文科还将面临一个更为现实的困境——没钱。在强调实用主义的当下,文科被赋予了和理工科完全不同的意义,显得虚无缥缈,无法落地。“文科无用论”的喧嚣从未停止。

 

因此,有人说:“我甚至觉得社会不需要文科生”。
 

文科真的无用吗?显然并不是!
 

当下处境很容易遮蔽我们的认知,我们不能忽视现代经济的一个现实:现在的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不是哪一个大学专业能够轻松涵盖的。社会发展太快,生活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,导致对个人能力的要求变高,甚至是全方位的提升。在这个时代,永远不要指望学了一门专业就一劳永逸。而这种学习、思维的能力+生活的能力+充盈的精神世界+……,正是文科生所具备的。 
 

此前,教育部发布了《新文科建设宣言》,文中提及新文科建设将会打破文科办学过于孤立化的局面,打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专业壁垒,打破固化的高校科研制度管理,走向真正的交叉融合。
 

在新文科的引领下,近些年,高校纷纷发力进行文科建设:

作为文科生,当下该如何抉择?
 

01 选有“专业壁垒”的专业
 

文科考生填报志愿的话,要尽可能选择有专业壁垒的专业。这类专业里比较火的有:
 

语文和英语师范:一般语文和英语方向的师范专业报考的人数会相对比较多,录取分相对也会比较高。
 

其他师范:文科生的师范类专业,还有历史、思政、地理等,以及小学教育、学前教育等专业。这些专业跟语文和英语的师范相比,录取分相对也会比较低一些。
 

法学:它虽是“红牌”专业,也是文科大类专业里比较热门的专业,录取分数并不低。
 

想报考法学的考生,一旦学了法学专业,将来必经历一道坎——法律职业资格考试(司法考试),考过了之后再考各地基层法院公务员也会相对容易。
 

经管类:我们通常说的经管类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类、金融学类、财政学类、经济与贸易类、工商管理类等专业类,涉及的就业面很广。
 

受疫情、人才饱和、金融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等因素影响,2022年多所院校经管类专业提档线有所下降,但报考热度依然很高,喜欢经管类专业的考生依然可以选择报考。
 

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:近年很火且就业不差的专业,当下很多企业机关需要党建、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,前景不差。
 

02 结合“成绩”做选择
 

成绩好的考生可以选名校,985、211、“双一流”的名头不管对毕业生还是考研都很有帮助;也可重点关注特色院校的王牌专业,如“五院四系”的法学类专业、“两财一贸”的金融类专业等。

 

成绩处于一本线附近,在选择专业时,除非感兴趣、有资源,不然最好不要选太偏文科的专业,如中文、历史、哲学等。如果不是特别优秀,毕业后跟其它名校毕业生比,竞争力不大。 不如选一些实用型、技能型的专业,如小语种、会计学、师范类、设计类等。
 

03 看“地域”,别忽略外省院校
 

经验一:不要轻易放弃外省院校。照往年录取经验,一般省外同等水平的大学招生分数比省内低。同样的分数,选择外地院校会有更多的机会,有机会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,也会增加未来的就业机会。 

 

经验二:可以牺牲一些分数,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或者是好学校的其他专业。比如像新闻传播类、市场营销、人力资源、社会工作等专业,选择时可以考虑下地域因素,文科类专业毕业大概率是要进服务行业的,经济发达地区服务业发达,前景更广阔。当然,这样的选择有利必有弊,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取舍。
 

04 别忽略理工院校的优势文科专业
 

每年都有不少家长和考生,一看到是理工类院校就直接忽略掉,这样也会错失一些机会。 有一些以理工类专业为办学特色的高校也不乏实力强的文史类专业,或特色文科专业。 
 

例如:

华中科技大学从整体上看,其理工学科仍是王牌主力军,但是近几年来文科势力异军突起,新闻传播学为其代表。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学科名列前茅,仅次于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传媒大学,与复旦大学处于同一等级。
 

北京交通大学的强势学科主要集中在“交通类”专业,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其工商管理评级为A,应用经济学、统计学、马克思主义理论评级为B+,其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很深的铁路等交通行业背景,就业不差。
 

也有一些理工类院校文科专业很有特色,比如: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英语专业有民航业务方向;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旅游管理,一个是以森林景观、园林景点的游览管理为特色,一个以铁路交通运输为主体发展。
 

05 文科生也可以“学医”
 

文科生也可以学医,比如近年较火的“中医药类”专业,如中医学、针灸推拿学、中西医临床医学,也招文科生。
 

中医是我国的国粹之一,近年国家也支持中医药发展,该专业不排斥文科生,且文科生对文字和语言的接受理解能力较强,在学习上也有一定优势。还有护理学、康复治疗学等专业也收文科生。但要注意,学医的基础课中,会有不少高中化学和生物的知识,这可能是文科生的软肋,选择时要稍微斟酌一番。
 

2023-03-17 18:02:24